今天的家装小知识,我们既不讨论“
电动车电池跟家庭装修有什么关系?”这样荒谬的话题,也不提“如何在
床垫品牌排行榜中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床垫?”这样正经的话题。我们来聊点活泼的话题——家装色彩。
1.满足视觉美感。居室气氛受色彩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举例来说,入处在一个四面都是白色墙壁的环境里,会发现视觉没有焦点,心理感受上是无依托、单调乏味,没有方向感和安全感。如果有一面有色彩的墙,或挂上一幅色彩明显的画,人就会有归属感或空间感,视觉上也有了焦点。居室内色彩搭配合谐,人们在。心理上自然会产生美感,情绪会松弛或提升,感到平和与温馨;相反,色彩间差距甚远,就会使人感到沉闷或烦躁,刺激神经,真可谓“有碍观瞻”。所以,按照个人喜好和审美情趣,结合色彩的特点布置居室色彩,使自己看上去感觉非常舒适,这就是视觉美感的满足。
2.调节人的情绪。满足视觉美感是调节个人情绪的一个方面。此外,居室色彩对于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的情绪,具有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一般讲,暖色调具有兴奋,高明度具有振作、高纯度具有刺激等功能;将这类色彩应用在娱乐性空间里,可使人的情绪更为激昂,更富于浪漫特点。冷色调则具有镇定,低明度具有安宁,低纯度具有沉静等功效;它们就适用于需长时间静态活动的空间。此外,简单而和谐的色彩,较为温馨抒情,适用于私人书房卧室一类较安溢的空间;而对比强烈、色相鲜明的色彩,容易刺激人的情绪,适合在门厅厨房等活动较多的房间,使之产生生动感人的效果。例如客厅,是聚会交流的场所,宜以中间色或白色为背景,搭配一些色彩鲜明的摆设,使人在情绪上感觉良好,既不单调,也不繁杂。
3.调节室内光线的强弱。由于每种色彩的反射率不同,所以它们对室内光线的强弱颇具影响力。一般而言,色彩的反射率取决于明度的高低,明度越高,反射率越大,室内也就越亮。例如,理论上白色反射率为100%(实际为60~90 oA左右)。灰色实际的反射率约在10~60%之间。相反,明度低反射率小,室内较昏暗,例如黑色的反射率在理论上为0(实际为lo%以下)。因此,如果室内光线太多太强时,可采用明度低的色彩(如将原来的白粉墙,改用浅灰色调);反之,则应选用明度较高的色彩。在实际生活中,朝北的房间光线虽比较稳定,但却较为沉闷阴暗,故可使用明度高暖色调的色彩,使室内光线明快,温馨。而南向的房间光照充足,宜用中性调或冷色调、明度稍低的色彩。至于东西向房间,可结合向光面采用反射率低的色彩,背光面采用反射率高的色彩为原则,加以适当调节。
4.调整居室空间的大小。从前面的叙述中可以知道,色彩能给人以距离感和重量感,因此,可以对居室内空间的宽窄、高低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明度、纯度较高及暖色调的色彩具有前进性,而明度、纯度较低和冷色调的色彩具有后退性;即前者给人以膨胀感,而后者给人以收缩感。居室空间过于窄旷时,可采用变化较多的前进色使之紧凑些;空间狭小则选用单纯统一的后退色使之宽敞一些。例如:小房间使用浅淡的色彩,会显得较为宽大,浅色的天花板仿佛要飘走,走在浅色的地面上有如走在空中一样;深暗的色彩可使高的天花板显得低一些,处理时较墙壁颜色略暗即可,否则会矫枉过正,产生压抑感;深色的地板可以使房间显得稳定,统一色彩的地板比色彩纷杂的地板看上去空间更大一些。依照色彩的重量感,空间过大可采用明度、纯度较高及暖色调的色彩,反之则相反。所以空间感觉过于高大时,天花板采用有下沉感的深色、地板则采用有上浮感的浅色;相反,空间矮小,则天花板用浅色、地板用深色。只是居室空间不但低矮、而且狭小,选用色彩一定要单纯,也只有在空间相当宽敞时,色彩方可加以变化。
5.表现人的生活习性。从居室色彩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性特点。例如室内采用暖色调、高明度与纯度的色彩,说明使用者个性多是开朗活泼、热情坦率,倾向炫耀和奢华;而采用冷色调、明度、纯度低的色彩,表明使用者个性冷静安详、深沉内向,含蓄朴实;采用中性调的黄绿、紫等色彩,表明个性趋于中庸和不偏激。居室色彩还能对个人生活习性产生一定影响,以及表达性别、年龄、职业、修养、好恶、时尚及民族习惯的不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