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馨华好医生刘宝瑞:我愿奋斗至呼吸停止! |
发布时间:2017-5-14 16:54:39 浏览次数:8148 |
|
德高望重,慈眉善目。 能担得起这两个词的职业和人可能不多,但第一次见到刘宝瑞主任时,脑海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就是这两个词。 馨华好医生的医务团队里,刘主任资历最为深厚。从医40多年,刘主任一直站在医学的前线,从一名医学生到医院大夫,再到全职全科医生,半生从医,可以说是将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中国医学。 这自然不是一件简单轻松的事情,能在一线执业至花甲之年且从未停止,必定是抱着毕生的热情和专注。 当我们聊起来这40余年时,刘宝瑞主任的眼神像孩童一般明亮,语速轻快,洋溢着热爱。 “学医很苦,从医更甚,但我喜欢我的职业,从80年代上大学时就认定了,要把医学当作我的整个人生。这份职业,没有热爱一定是坚持不下来的,我是把整个身心投入进来了,当医生我觉得非常幸福。” “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高贵呢?” 在北京大学首钢总医院,刘宝瑞医生度过了职业生涯的学习、积累和成长期,从上岗开始,就像个飞奔的陀螺一样连轴转,从医师到主任,一转就是几十年。 那时候,刘宝瑞主任的母亲每天为她准备一个饭盒,把早餐午餐准备好,妥当的放在盒子里,在单位加热一下就可以吃,本意是为了加强营养、节约时间。但不知道多少次,刘主任忙到下班,回办公室才发现饭盒还原封不动的放在桌上呢。 一进入病房,整个身心和大脑都投入进去了,只要是跟病人和病情无关的事情,刘主任都抛到脑后了,哪怕是自己和家人的事情,也顾及不暇。 “身为医生,多少都是亏欠家人、亏欠孩子的,但这就是这个职业的特点啊,与生命相关,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高贵、更要紧的呢?” 行医到老,这是刘宝瑞医生的愿望,也是她再身体力行实践的行动。 不少人问她,为什么到退休的年纪了,还不想多休息会儿呢? 刘主任说,站在她的视角,相比起庞大的人口,我们国家的医疗资源和医务从业者还是太少太稀缺了,能够为病人全心全意去付出的医生就更少了。出于责任和使命,她愿意为这个职业多付出一些,时间再长一些…… “我有这个意愿和准备成为这其中的一员,我要当医生一直当到我的呼吸停止,无论是服务病患还是服务朋友,我只有一个宗旨,履行我身为医者的职责。” “行医者需要一双火眼金睛” 四十余年行医生涯里,刘宝瑞主任主修神经内科,同时她也是北京最早的全科医生之一。早在90年代,北京市卫生局开始组织第一批全科医生培训,刘主任就参与了全科医生手册的编撰,并负责去各个区县讲课。 可以说,刘主任是一位一直走在医学前沿的专家。 神经内科的特点是易出疑难病症,因此神经内科的大夫都要修炼一套非常熟练奇特的技术,要从整个神经系统查底。 “就好比一位电工,看到哪个灯灭了,那就知道那条线路有问题。人体也是一样的道理,哪里出了问题,就顺藤摸瓜去找到这个病灶在哪里。这就是神经内科所说的定位诊断。” 刚刚从医时,医院的设备和器材都比较短缺,核磁还没有引进,CT也非常少,而且不是随便可以做的,所以老资历的医生需要练就火眼金睛。 通过观察患者的走路姿态和交流对话,刘主任就可以大致判断出病灶和病情。 把对人的关怀放在冷冰冰的机器前面一步,这与现在我们去医院时,第一步先做各种检查,验血验尿拍CT的体验大相径庭,还可以少折腾病人,让患者少走弯路,减少疾病诊断的误诊率。 在行医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刘主任练就了一双寻找病灶的火眼金睛,但更重要的是,她愿意去倾听患者的心声,把心贴得更近一些。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是,刘主任遇过到一位40多岁的女士,专程找到她想倾诉疾病的困扰。这位女士一直面露难色,羞于启齿,在刘主任耐心的引导下,女士这才说出困扰她许久的难言之隐。 “我很难控制自己的欲望,哪怕是在厨房做饭的时候,也会突然想跟丈夫行房,早年结婚的时候并没有这样。我也去医院看过了,他们让我去看精神科,觉得我是在说瞎话,我实在没人可说了……” 刘主任耐心的听完描述,分析症状是性需求异常,病灶可能在于激素异常,跟精神科并无关联。她当即安排这位女士进行脑部CT检查,最终查出来是脑部肿瘤,压迫神经分泌过量性激素,才导致异常行为和需求的出现。 刘医生认为,很多患者害怕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疾病到来时无人可问、无人倾听带来的无助感。要沉下心来,用最大的耐心和足够的专业度来倾听和解决患者的问题。 “治疗的是整体的 [ 人 ] ,不是单独的 [ 病 ] ” 经历了多年的行医执业之后,刘宝瑞主任逐渐发现,单一技能的专科医生有时不能全面满足患者的求医需求。 当遇到涉及多个器官和病灶的综合疾病时,专科医生,哪怕是最高端大医院的专科医生,都很难去全面的考虑跨科室的病情。 比如,常见的高血压是一种多发病,药物治疗的调节、个体的差异,都需要医生有比专科有更宽的知识面。一位呼吸科的病人患有哮喘和肺心病,那这两种跨科室的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和基本用药,医生就应该心中有数。 在很多大医院里,专科医生遇到跨科室的疑难杂症时,第一选择是去其他科室会诊,但这样也有可能导致误诊和病情延误。 成为一名全科医师,是刘宝瑞主任做出的重要决定。而她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也成为了北京最早一批全科医生的带头人。 刘宝瑞主任说:“首先医生要尊重生命,要记住在你面前是一个整体的[ 人 ],不是单独的[ 病 ] 。” 从公立医院出来后,刘主任开始进入家庭医生领域,对比起在医院时,刘主任觉得作为家庭医生难度更大,但意义和价值也更大了。 在医院行医时,看病流程都是一样的,做完相应的检查之后,就知道病患是什么症状。 但作为家庭医生,可以通过仔细的观察,能让病人初步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如何精准的去就医。一来可以迅速降低患者的不安感和紧张感,二来可以大大提升患者及医院的效率。 北京有2000多家医院,如何选择合适的医院和正确的科室,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病人往往是很痛苦和焦虑的。 而有了家庭医生,精准就医就变得可行起来。 而刘医生认为,另一个新现象是,现在的患者都叫做学习性患者,知识面更广、获取信息的能力更强,很多时候自己从网上查询,就能知道大概要用什么药,会有哪些副作用。 在现在的学习型患者面前,医生也需要更强的学习能力,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知识体系升级当中。 采访到这里就基本结束了,一贯不多言语的刘宝瑞医生平日谦虚低调,只有在提到自己真心热爱的职业和事业时,才会神采飞扬、侃侃而谈。 年逾六十,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工作热忱,刘主任已经笃定要终生与行医为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要干到“呼吸停止、眼睛合上”。 选择成为对每一位病患深度负责的家庭医生,也许是一条辛苦的路,但她已做好了准备。 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更方便、更严谨的就医体验,为中国家庭医生模式探索更多可能,为推动中国全科医生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开疆辟土,这就是刘宝瑞医生四十多年始终不变的初心。 愿我们,健康相伴,从容就医。 馨华好医生,汇聚一群心怀理想主义的医疗人。 如果你是一名医疗工作者,并且认同馨华好医生的健康理念,欢迎加入我们! 更多报道请搜索馨华好医生微信公众号(馨华Dr)
|
上一篇:
卡尔顿杰姆斯集团成立Carlton James多元阿尔法基金
下一篇:
发产业强音 塑意见领袖
|
|
|
联系我们 |
|
内蒙古品牌网编辑部 QQ:840573529 邮箱:840573529@qq.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