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快讯 北疆硅藻泥时尚壁材馆丨色彩悦动的艺术,方寸之间的家居美学 轮回乐园 【中国芯梦谷】李明灿:引才顾问与泉州芯谷同框 如何选择感冒药品牌?携带方便、药效快速的感冒药有吗? V6 Sleep深睡凝胶记忆棉床垫 给你好睡眠 为什么你做的抖音视频火不了?找中秘传媒来解决! 中秘传媒:今天你投稿了吗? 中秘传媒:让您的品牌成为传奇——9月业务宣传图发布 什么是PROM存储器芯片? 科迈股份次磺酰胺促进剂TBBS等系列产品微通道连续流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当前位置:新 闻
 
深度解析:为何P2P很难转型成消费金融
发布时间:2016-9-21 14:18:50  浏览次数:416

  P2P监管办法出来后,行业内基本上哀声一片。虽然有些细则尚有待商榷,但监管趋紧的大势已经不可逆转。

  国家的政策出来后,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现在市场上这近3000家P2P何去何从。有人说,大额网贷平台转做消费金融未尝不可,但这多是一厢情愿,P2P转型做消费金融,从理财端转型做资产端,实际上并不靠谱。核心理由如下:

  1、首先,投资要看人。不仅仅是早期投资看人,创始团队的素质,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上,国内P2P的基因就先天不好。绝大多数P2P本身创业者素质堪忧,有过正规金融教育的CEO比较少,玩玩庞氏骗局还可以,但是真的要切入到资产端智商余额不足。

  现在的创业者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想创业的,一种是想从创业这个大潮中赚快钱的。这个圈子很小,很多真相大家心知肚明,只是不愿说出来。年前贝塔斯曼对美利金融有意向,后来发现CEO被SEC指控内幕交易,诚信有很大问题,而且会影响到未来公司上市。贝塔斯曼最后决定不投了,就是这个原因。

  解析创业者之前失败的经历很重要。创业真的是九死一生,是一个成功概率很低的事情。投P2P,明智投资者要求创始团队,或者至少核心高管团队里,至少要有传统金融至少是中层背景出来的人。

  2、大多数P2P原来生产大额资产,吃银行的剩饭,靠的是尽调和团队。做消费金融要靠技术、工程和数据,企业DNA很不一样。不懂这个道理,就极少有工程师和风控人才愿意在P2P老板麾下干活,最后团队一定是二流的。

  消费金融是一个看起来光鲜的行业。这个行业未来市场盘子大,能赚钱的机会多,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很苦的行业,小额分散,单均价格小,数量多,这在风控上就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做这个领域,如果没有耐得下性子来吃苦的能力,想要创业套几笔就走人,比较难。

  P2P行业有两个关键因素,风控和技术。首先,技术在消费金融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个行业不需要顶级的技术,最前沿的技术,也不是媒体热捧的各种“黑科技”。它需要的是把现有的一些技术跟风控业务踏踏实实地结合好,如果有创业者找到投资者,说他手里掌握了国内最先进的风控审核技术,可以直接架构到消费金融这个行业,那明智的投资人反而会有些担忧。

  从这个角度上讲,P2P也不占优势,中国的P2P坏账率非常高,近年来跑路新闻不断,要是说这个行业风控好,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所谓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金融这种讲法是不恰当的,金融创新也要谨慎使用,这个行业,不管是你是做的银行还是P2P还是现在的消费金融,金融的核心还是风控,这点做不好,是不可能长久的。

  3、消费金融看似好做,实际上系统建设起点很高。对团队的技术素质要求极大,是高壁垒业务。传统银行采购一个基础系统,动辄那都是上亿元的投资。就算基层架构完全自己开发,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大部分P2P经过几年的消耗,已经负债累累,很难拿出更多的经费来做系统建设,所以只能硬着头皮上,最后资产质量可想而知。

  4、消费金融如果正常做、守规矩做,那么现金流一定是先负后正。

  国内的P2P有一个“毒瘾”很难戒掉,就是寅吃卯粮过渡依赖砍头息。P2P习惯了先拿老百姓的钱今天用,这其实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如果还拿P2P的这套野蛮做法来做消费金融,等两年过去,又是横尸一片的下场,这话绝对不危言耸听。过去两三年,中国的P2P疯狂跑路导致民间散户投资人血本无归,进而上访的案例充斥民间,教训已经很深了。

  这也是P2P被抹黑的一点原因,你如果挥霍自己的钱,这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钱是通过理财平台的方式从老百姓筹来的,这就有问题了。到现在,国内市场还充笼罩着刚性兑付的魔咒,正确的金融投资风险意识尚未建立,金融风险无限制扩大,最后损害的是普通散户投资人的利益。

  P2P习惯了砍头息借老百姓的钱拿来今天用。在强监管之下这样的玩法会被抓进去,所以P2P转合规后很难做消费金融,除非有大额股权融资。

  5、有的传统P2P资产很差了,希望通过消费金融资产来稀释原来的有毒资产,但是消费金融资产生单均小,生产速度慢,很难在短期内有效稀释。

  在这一点上,VC就要更谨慎了:如果是希望做消费金融来稀释有毒资产,接盘的VC就成了冤大头了。

  从投资的角度,如何判断一个消费金融公司?大致上可以从成本和收入两大模块来考量。这两个大的模块又有若干子项可以分解。

  先算算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成本,可以从资金成本、风控成本两个维度来思考,先从资金端逐条来分析。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资金来源有三大块:1、P2P;2、借通道发行ABS;3、银行、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后两种方式因为金融市场的穿透式监管,相对风险可控,且机构投资者在风险应对能力方面远远强于前者,不再赘述。

  P2P监管细则出来后,很多P2P公司都开始寻求转型,从最初的两端都做逐渐演变纯理财平台或纯借贷平台。而作为理财平台,其主要资产端均来源于一些专注于做资产端的公司,从房贷、车贷到消费分期资产。如何有效的把控消费分期资产风险问题是个要命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几点是必须看的:

  1、债权真实性:消费金融其实是一个很苦的行业,单均也就几千块钱,导致了它的消费分期资产的典型特征是小而分散,如何有效的辨别资产的真实性是很多资金端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

  现在行业里通行的浑水摸鱼的做法层出不穷,捏造借款人信息,砍头息等传统民间小额借贷的行为都有。更有甚至,将砍头息包装在客户借款本金里面,以此为标的向资金端融资,而这些行为最终传导给平台投资人,风险日趋扩大。这种做法变相造成消费金融公司通过对接资金平台向普通投资人募集资金用来保证自己的运营和发展,那这又与年初被爆的E租宝有什么区别呢?借新还旧,最后无法维系,损失的还是普通投资人的利益。

  2、股权融资情况: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名词不断的在变化,无论什么的表述方式却无法改变金融的本质。为什么会关注股权融资,很多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跟VC要钱的方式来增加自己资本金充足率,从而很好的保证公司在面对极端风险的时候也能够平稳度过。这一点上,没有任何问题。资本寒冬来的时候,你得保持你的家底相对厚实,不被穿透。

  但是,这种融资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变了一些味儿,比如,市场上很多消费金融公司夸大融资金额,吸引公众眼球的行为层出不穷。在实际尽调中,需要消费金融公司给出融资到账证明,验证其资本充足率,杠杆率。但很多公司融资情况与宣传金额严重不符,更有甚者明明投资方已经退出,却仍然放在自己宣传册里面。市场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信息不对称只是暂时的,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非常怀疑这样的消费金融公司能否坚持到最后。

  3、高管团队素养:这个是很多投资机构在天使轮或者A轮核心关注的一点,在消费金融公司初期规模有限,风控模型有待完善,核心竞争力逐步提升的过程中,高管团队成为了这个公司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高管的个人诚信记录与访谈也成为尽调核心关注要素之一。

  谈到这个,圈内就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了,有些消费金融公司创始人顶着投行的华丽光环,但其个人的信用却令人表示怀疑。金融行业表面看起来是资金的流动,实质上是信用的串联,借款人凭借自己的信用去消费金融公司借款,消费金融公司凭借自己的信用去募集资金,资金平台用自己的信用去吸引普通的投资人。资金从投资人的手里流到借款人的手里,这背后全是每一个平台,每一个市场参与者的信用的积累。

  比如,有些消费金融公司创始人信用不得不让人表示怀疑,国外金融监管机构的不良处罚记录,深陷股权斗争泥潭,这样创始人及团队,如何保证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让人表示怀疑。

  当下的创业圈,造假横行,没底线的疯狂创业者也太多,一不小心当了接盘侠会比较惨,想要再出手,就没那么容易了。

  接下来讲讲风控上关注的一些核心问题:

  1、通过通过率反观业务的资产情况

  通过率其实比较容易反应一个资产的好坏真实水平,从目前行业普遍来看,通过线上引流获客的资产业务,通过率普遍不高,通常在10%左右,这么低主要还是主动来找你要钱的一般都是资金饥渴者,其中老赖和共债情况非常严重。

  所以通常做线上的资产端没有办法把批核率进一步提高了,哪怕一点点,试想通过率要是从10%提升到20%,整个客户数就会翻了一倍,但没有这么做,意味着其实已经到了风险容忍度的上限了。

  相比之下,做线下场景获客的资产端就完全不一样,而且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状态,主要原因是这个渠道的获客是真实消费的意图出发,真正的随机样本,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风险的可控,否则完全有空间进一步调低批核率来改善资产。

  2、通过Vintage视角展现真实的资产坏账水平

  信贷行业的坏账率是最讳莫如深的核心指标,也是各家玩数字游戏最多的地方,有N多种不同的口径。有通过时点数来看的,截至到某某时刻的存量状态,这样通常受业务量的波动影响,非常容易控制,只要在观测月发力猛冲单量就可以做大分母。

  降低逾期指标金融资产一般有时间效应,不同月份发放的贷款,经历的帐龄不同,表现的逾期水平就不同,通常用Vintage(酒窖)的指标来真实反映,但也有公司通过收取砍头息,把它计算进了回收金额,以此来把逾期指标做好,这样长期麻痹自己,需要不断地冲量,收取更多的砍头息来填补窟窿,长期下去必将积重难返。

 

      

上一篇: 渤海湾不可建核电
下一篇: 发产业强音 塑意见领袖

 
推荐资讯
· 石巍的情醉罗汉
· 喜报!北京天健医院加入中国医院协会
· 大爱无疆 双娃乳业爱心社
· 信赖源自品质 双娃乳业斩
· 多省市表态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业&nb
· 馨华好医生刘宝瑞:我愿奋斗至呼吸停
· Vantage Dril
· 首届人生后服务(殡葬)产业创业创新
· [专家预告] 2月25-
· 二孩政策开放,代孕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相关资讯
· 中国抽象艺术名家:包伟
· 墨影丹青:王清州水墨艺术的当代升华
· 以新为续,共谱华章——国家级非物质
· 第二届香港国际网络电影节颁奖典礼中
· 以新为续,共谱非遗传承新篇章——2
· 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圆满落幕
· “金石榴”走进石榴籽村 
· 双店齐开 | 
· 侯静:缝缝补补中的修行
· 金投网智领未来,开辟移动互联网新潮
 
联系我们
 
内蒙古品牌网编辑部 QQ:840573529
邮箱:840573529@qq.com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品牌通介绍 品牌指数 随机投稿 网编人员 网编招聘 网站合作
Copyright 2003-2010 品牌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0773号-8